Home 论坛 交通大學專版 閑話南洋公學 劉露茜

标签: 

正在查看 2 条回复
  • 作者
    帖子
    • #26846
      ChiaoTungChiaoTung
      管理员

      交大與“南洋”

      “南洋”,泛指華東沿海一帶。清末民初,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各省為“南洋”,稱江蘇以北沿海各省為“北洋”。

      交大與“南洋”這兩個字的關係是在一八九六年開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腐朽的清政府已經麵臨搖搖欲墜的困境,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洋務派打出了大辦“洋務”“富國強兵”的旗號,開商埠,辦洋行,大興西文西藝,還創辦了一些新式學堂。“南洋公學”就是在這陣興新學的氣候下誕生的,這是我校創建時所定的校名,它的創辦人盛宣懷就是李鴻章辦洋務的得力幹材。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二年,唐文治長校期間,曾把“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改名為“南洋大學堂”,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七年,我校正式定名“南洋大學”。隸屬交通部後,停止使用這一校名,逐步改為“交通大學”。四十年代初期,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踐踏上海時,原校淪陷,愛國師生把學校遷入法租界內,為了表明學校的傳統和區別於日偽占領原校等情況,又用了“私立南洋大學”的名稱。雖然僅是一個名稱,但卻和每一時期的曆史狀況、人民的思想緊緊相連,反映著時代的脈搏和人民的願望。

      盛宣懷辦新式高等學堂在我國教育史上是較早的。一八九五年,他在天津創辦了“北洋大學”(現在的天津大學)。一八九六年,他又在上海創辦了“南洋公學”(即我校)。當初為何取名“南洋公學”呢?一是北洋早建一年,南洋後建,因而“南洋”公學是針對“北洋”大學而定名的;二是從地理位置上講,北洋是在北邊,南洋正處在江蘇沿海。另外,當時搞洋務的人都喜歡用一個“洋”字,以學習西洋為美事。

      “南洋公學”誕生後,師生們勤奮攻讀,辛苦操勞,為國家民族爭光,把“南洋公學”辦成了培養出類拔萃人才的名牌學校。

      一九二二年,孫中山曾為“南洋大學”辦的《南洋周刊》親筆題寫“南洋”二字,給“南洋”師生極大的鼓舞,又為“南洋”增添了進步、革命的色彩。“南洋”兩字在校園裏便風行起來,南洋校友聯誼會、南洋戲社、南洋友聲……。當時正是大革命興起之時,我校的進步學生在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動,高舉“南洋”校旗,走在學生運動的前列。加之教學傳統優良,學生成績優異,使“南洋”名噪江南,聲譽全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成了國內外著名學府。從此,師生以“南洋”而自豪,“南洋”這兩個字也就和我校代代師生結下了不解之緣。

      盛宣懷

      盛宣懷是江蘇武進人,秀才出身。曾辦過輪船招商局和電報局工作,又是華盛紡織廠的總負責人。一八九六年後,他接辦了湖北漢陽鐵廠,籌辦了蘆漢鐵路,開辦萍鄉煤礦、中國通商銀行等,洋務事業逐步擴大,官位級級上升。洋務派的首領張之洞等人稱讚他是通曉“官法”、“商業”和“洋務”的能人,在洋務派掌握的輪、電、煤、紡四大企業中,他直接管理的有三大企業,是清末洋務派官吏中最大的工商業資本家。

      但他深感不足的是“本大臣不諳文語,每逢辦理交涉,備嚐艱苦”,感到要繼續鞏固地位發展事業,必須培養為他服務的人材。於是,他給清政府上奏:“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西國人材之盛皆出於學堂”。在得到政府諭令允許後,他就先後開辦了“北洋大學”和“南洋大學”等新式學堂,著意培養懂得西文西藝(外語與科技)的人材,培養鞏固清朝政權的政治家。

    • #26847
      ChiaoTungChiaoTung
      管理员

      他辦的學校要求首先學習英、法、日語言文字;學法律、公法、政治學、通商法、商稅法;學習天算、輿地、格致、製造、汽機、礦冶等。同時,隨著事業的變化,他及時改變專業設置,及時添設新的學科。例如,“南洋公學”在創辦之初,因為還是私塾當道,科舉盛行的時候,沒有教師也沒有學生來源。他就首先開辦了師範院,從培養教師開始辦學,次年又辦了外院(小學),從小學開始,然後升中學,升大學,解決公學學生無來源的困難。為了迅速培養翻譯人材,他又辦了譯書院,東文學堂,從現在看來就是外語專業了。為了適應清政府經濟特科的選拔,他又精心開辦了“特班”,專門培養政府官吏。為了鐵路事業的發展,他還辦了“鐵路班”。

      盛宣懷辦學的基本方針,是照本貫徹洋務派的教育思想,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以,除了聘請中國的國學名家教授中國經史子集外,還聘請了洋人來教數理化和外語。除了聘請中國專家張煥倫作教務長外,又聘了美國人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為學校的監督(督學、洋教務長,這是因為清朝末年新辦的學堂都設“監督”這一官職而定的)。他是辦洋務的忙人,學校的具體管理聘請了同鄉好友何梅生作總理(校長)。他又不願意放棄權力,因此自稱為公學的“督辦”(這是清朝末年身份特別高的臨時機構主管官的名稱)。因而,他也就成了這所學校的最高的領導者了。

      公學的經費由盛宣懷主管的招商局、電報局的商人捐獻,每年十萬兩銀子,這也是向外國人學來的。當時西歐一些國家學校的經費凡半由商人資助,半由國家付給,統稱“公學”。南洋公學的學生食宿都是公費,師範生還發給津貼,兼課的師範生還拿薪金。所以清寒子弟都願來報考“南洋公學”。

      一九〇〇年,盛宣懷參與了英美策劃的“東南互保”活動,訂立了“東南保護約款”,保護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西太後十分賞識他,盛宣懷的官愈大,野心愈大,清政府提升他為工部左侍郎、商約大臣、郵傳部尚書、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他投靠帝國主義,用“鐵路國有”的名義,將商辦的川漢、粵漢幹線作為抵押,借外債,出賣我國鐵路礦山主權,激起了鐵路風潮,引起人民公憤。

      階級矛盾,統治者內部傾軋,使他的地位日益削弱。不久,商部戴振等即派楊士琦接管公學,改名為“商部高等實業學堂”。一九〇五年春天,盛宣懷結束了在我校的職權,脫離本校,以後,他逃亡日本,還繼續搞出賣漢冶萍企業的活動。一九一六年四月在上海病逝。

      師範院的緣由

      南洋公學作為新式學堂誕生後,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無師資。在私塾遍布、科舉風行之時,人們心目中的教育還是讀經考八股,走科舉仕途,得榮華富貴。教師也還是私塾老先生和孔子聖位。對分班集體聽課,有秩序的安排課程,講西文西藝的事,既十分新鮮又等待觀望。

    • #26848
      ChiaoTungChiaoTung
      管理员

      盛宣懷等認為“師範、小學尤為學堂一事務中之先務”,除了聘請部分外國教師外,主要靠自己培養教師。一八九七年二月他張榜招賢,選拔師資;同時舉行了第一次公開的招生考試。招生廣告上用“不取修膳”、“谘送出洋”、“擇優獎賞”、“優予出身”為誘,向私塾競爭人材。因為不收錢,送出國,還給官做,一時間吸引了許多人。據回憶,各省前來應考的達數千人之多,其中多數是清寒子弟,也有一部分人是不滿科舉的有誌之士。經過不拘一格的嚴格挑選,百裏挑一,第一次錄取了師範生四十名。他們都是二十至三十歲的青年人,其中許多人已是舉人、廩貢生。

      一八九七年四月七日(光緒二十三年三月六日),公學師範院借徐家匯一所民房正式開學了。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的師範院的誕生。

      師範院學生的中文基礎較好,但西文西藝一點不懂。學校聘請了外國教師福開森、薛來西、勒勞爾、樂提摩等講授外語和數理化知識;中國教師有著名的翻譯家李維格,數學教師陳諸藻,物理教師陸之平,化學教師黃國英等。每天按鍾點上五六節課,學生按程度高低分班;課程有英文、日文、德文、數學、物理、化學等;中文課由學生自選自學為主,教師輔導,好像讀研究生。

      為了使師範生能夠邊學習邊實踐,同時也解決中學、大學學生來源,一八九七年又辦了一所外院(即小學)。要衝破舊的教育製度,動員孩子上新式學堂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當時招來的小學生都是十多歲到十七八歲的,程度也參差不齊。學校從師範生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作外院的教師,組織他們自編教材,自己翻譯教科書,一邊學一邊教,把這所小學辦得頗有生氣,聞名全國,因而也逐漸吸引了許多優良人材,如民族英雄蔡鍔就是在一八九九年考進公學外院讀書的。當時他的名字叫蔡艮寅。

      師範院和外院學生在校受極其嚴格的訓練,管理十分苛刻。除了給予新的科學知識外,還要受封建倫理的束縛,要朝聖拜孔讀經,以保存國粹。

      公學的師生都十分愛國愛校,以國家民族興亡為己任,都十分刻苦的攻讀西文西藝等新知識,發憤要為社會作一番事業。當時學校有校歌叫“勤勉歌”,教育學生勤讀,講禮節,守紀律,做對社會有益的人。師範院有院歌《警醒歌》,是教務長張煥倫撰寫的,反映青年在國家民族沉淪時要立大誌,鼓舞青年刻苦讀書為國家為民族挑大梁,自覺奮發,不作“碧眼奴”,歌詞悲憤激昂。每逢初一、十五,校長率領全體師生沐浴後,戴大帽子,穿長袍,著大袖對襟的天青馬褂,腳登尖頭靴,集體到聖位(孔子牌位)前行三跪九叩禮,然後簫管齊奏,師生和聲高唱。據校友回憶,唱時十分莊嚴肅穆,唱到高昂處,師生皆淚下。歌詞的內容到他們年邁時,仍念念不忘。

      師範院共辦了七年(一八九七—一九〇三)招收了七十二名學生,為我國新式教育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教育家和實業家,如陳懋治、沈慶鴻等等。

正在查看 2 条回复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