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交通大學
-
作者帖子
-
-
25 12 月, 2022 21:07 - Views: 105 #26850ChiaoTung管理员
本篇為《我所知道的南洋模範中學》一文節錄,題目為編者所擬。趙憲初
南洋模範中學,是從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的附屬小學演變發展而來的。要談南洋模範中學的來曆,得從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談起。
(一)
南洋公學創始於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創辦人是盛宣懷,字杏蓀,江蘇武進人,清末洋務派的一個重要官僚,辦過許多路(鐵路)、電(電報局)、郵(郵政)、航(輪船)、礦山(如漢冶萍公司)等洋務企業。他因為要辦理當時這些所謂“新政”,必須培養一批能夠懂得這些方麵事情的人材,於是奏請清廷,辦了兩個高等學校。一是北洋大學,辦在天津,就是現在天津大學的前身。另一個是南洋公學,辦在上海,就是現在交通大學的前身。在他辦南洋公學的時候,考慮到當時的官僚子弟大都隻懂四書五經,不懂西學,招來讀西學,困難很大,所以認為要先培養一批十幾歲的青少年,打好基礎。為了培養這批青少年,又要先培養師資,所以他主張在南洋公學辦一個師範班,再在這個基礎上設立附屬小學。他在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給清廷的《籌集商捐開辦南洋公學折》上說:
“臣惟師道立則善人多,故西國學堂必探源於師範;蒙養正則聖功始,故西國學程必植基於小學。”
“然臣前年創設天津頭二等學堂,旁求教習,招選學徒,大抵通曉西文者,多懵於經史大義之根柢,致力中學者,率迷於章句呫嗶之迂途。教者既苦乏才,學者亦難精擇,竊喟然於事倍功半之故,蓋不導其源則流不可得而清也。初擬籌設南洋公學,擬照天津分設頭二等兩學堂,繼念京師達成館未有開辦之期,滬館雖無所依仿,不可不先行設法籌辦。況師範小學,尤為學堂一事先務中之先務,既病求艾,相需已殷,急起直追,惟虞弗及。……”
“即於上年二月間,考選成材之士四十名,先設師範院一學堂。……複仿日本師範學校有附屬小學校之法,別選年十歲內外至十七八歲止聰穎幼童一百二十名,設一外院學堂,令師範生分班教之。”
依照這個計劃,南洋公學的附屬小學於一九〇一年成立。當時的名稱叫做“下院”(另有“上院”和“中院”,相當於大學和中學)。學生不是一百二十人而是七十二人,分成兩個班,每班三十六人,據說這是孔門七十二賢士之數。教師就是師範班的畢業生。小學開學的日期是一九〇一年辛醜陰曆二月初一日。
南洋公學開辦的時候,盛宣懷因為在北京做官,所以隻掛了一個督辦的名義,實際主持校務的是何嗣焜,字梅生,是盛宣懷保薦的。他的名義叫總理。下院(即附屬小學)的負責人先叫堂長,後改稱主事。
第一任小學堂長是吳朓。此人又名吳敬恒,字稚暉,後來是大名鼎鼎的反動頭目,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變中,是為蔣介石製造反革命輿論的急先鋒。據說吳隻作了二三天堂長就辭職。繼任的叫陳懋治,字頌平,他做了三年堂長,辭職他去。繼任的是林祖溍,字康侯,後來是上海的聞人。林擔任堂長、主事共七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時,辭職去路局工作並創辦文明書局。繼任的是沈慶鴻,字叔逵,別號心工。這幾個人都是師範班的畢業生,林和沈在小學開辦時就來校。沈擔任主事一直到一九二七年,前後共二十七年,對這個學校,花了很大的心血,作出了出色的成績。
在這裏要順便說“南洋”這兩個字。因為現在有許多年輕人和外國來訪的人,常常認為南洋模範中學是南洋華僑出資創辦的,或者是專門招收華僑子弟的。其實都不是。“南洋”就是指當時的上海。因為清末從閉關自守到鴉片戰爭後,就以天津和上海兩個城市作為對外貿易聯絡的主要口岸,設有兩個大臣,一個叫北洋大臣,一個叫南洋大臣,分別主管這兩個地區的對外事務。現在我們常常說起北洋軍閥,就是從袁世凱在天津培植起來的軍隊骨幹得名的。南洋這個名稱當時在上海用得很普遍。
-
25 12 月, 2022 21:08 #26851ChiaoTung管理员
南洋公學後來改了許多名稱,叫過“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叫過“交通部工業專門學校”,叫過“交通大學”、“南洋大學”。但這個學校的學生,當時都喜歡叫它做南洋。有了校友會,就叫“南洋公學同學會”。
鄒韜奮先生曾在南洋附小讀過書。大概在一九一五年左右,他曾寫過一篇回憶文章叫《二十年來的經曆》,開頭第一節就提到他在南洋附小學習時的情況,提到了沈叔逵和另一位教師沈詠臒,對這兩位老師的評價都很高。
南洋公學附小在創辦時期,程度相當於後來的高等小學。學製先是三年,有一段時期是四年。課程設置,開辦時有修身、國文、曆史、地理、算術、理科、圖畫、體操等學科。第三年(一九〇三)起加唱歌,第五年(一九〇六)起加英文,一九〇六年加讀經,一九一四年又廢讀經,一九一〇年加手工,一九一五年起設童子軍及拳術。那時的學校設置,大抵仿效西洋和東洋兼而有之,因為林康侯、沈叔逵等都去過日本留學或考察,所以從日本模仿來的更多一些。
有兩個例子比較明顯:一是星期幾的叫法。在當時的學校裏,都以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來稱呼,這是從日本抄來的,日文中至今還是這樣叫的。第二個例子是唱歌課。據說把唱歌作為課程之一和用簡譜配歌詞,在當時是南洋附小首創。在此之前,教會學校唱的是讚美詩,有些中國早期的學校則代之以詩詞朗讀。南洋附小的沈叔逵從日本學來簡譜,以“獨、覽、梅、花、掃、臘、雪”七個字來唱1、2、3、4、5、6、7,並編製歌詞,教學生唱歌。他編歌時的筆名叫沈心工,後來有《沈心工唱歌集》若幹卷,在江浙各地也許在全國相當範圍內風行一時。大概現在年齡七十以上曾在學校讀過書的人,幼年都唱過他編的歌。其中有“男兒第一誌氣高,要想馬上立功勞……”的《竹馬歌》,還有批判婦女纏足的《纏足歌》,描寫母親為女兒纏足,女兒哭,母親流淚,在舊社會的傳統壓力下,她們既覺得不應該做,又被迫不得不做,刻劃心理,非常深刻,有一定的宣傳教育作用。這些歌詞在國內小學方麵盛行了許多年,一直到二十年代初期,黎錦暉、黎明輝父女的《葡萄仙子》、《毛毛雨》等歌曲盛行,才取而代之。
當時的南洋公學雖然是為培養洋務人材而創辦的,但後來的教師,大都受有維新派改良主義的影響,兩者混在一起,基本上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所以學校裏非常重視國文。後來長期擔任校長的唐文治(蔚芝),提倡國文更為突出,每年都要舉行全校國文比賽。南洋附小的校訓用的是南洋公學的校訓“勤儉敬信”四個字,唐文治曾為這四個字各作了一段小文。這說明當時的學校還是以講孔孟之道為主。
但與此同時,因為要貫徹西學為用,對英文、數學也非常注意。筆者是在一九一九年進南洋附小高小三年級讀書的,到一九二〇年畢業升入附中,當時學校裏英文課本是《Royal Reader》,有好幾冊,據說是英國人編來給印度人讀的。還有文法,讀的是《Nesfield Grammar》,通常叫納氏英文法,一共有四本,附小裏讀到二卷或三卷。數學方麵是教師吳廷璜(字叔厘)自己編寫的《吳編算術》,一共三本,題目比較多、比較深。
-
25 12 月, 2022 21:09 #26852ChiaoTung管理员
當時南洋附小招收的學生主要是上海及蘇浙一帶人,從較遠地方來的是少數,也有幾個從國外歸來的華僑子弟。一九二五年五卅運動中在南京路上被帝國主義巡捕槍傷致死的華僑子弟陳虞欽就是南洋附小的畢業生(五卅時已在中院)。現在交大校園內還有一個石碑紀念他。
當時所有學生一律住校,平時不許出校門,要四個星期才準回家一次,也隻能是星期六課後回去,星期日晚飯前回校,星期天上午還要上自修課,準備星期一上課。不回家的三個星期日,可以出附小校門到上院或中院探望在那裏學習的兄長或親戚,但不許出大學校門,違反的就要記過甚至開除。
學校裏的生活規定得很呆板,洗澡理發都排有日程,輪流進行。洗澡是一星期一次,理發約三星期一次,要點名。吃飯和上下課都要排隊,魚貫出入。學生一律不許帶銀錢和零食,需要什麽東西,向老師說明,由老師批準後學校代辦,在預交的用品費內扣算。寄信不許封口,要老師檢查後代封代寄。上下午課間,有兩個吃點心時間,規定隻許吃學校代售的“強盜”餅幹(很硬,所以學生把它叫做“強盜”餅幹),而且要放在規定的一人一隻餅幹筒內,到規定時間,有人開門讓大家去吃,約一刻鍾左右,就要吃好退出。
因為學生全體住校,課餘時間很多,星期天如不是返家的“大禮拜”,學生也都在學校。此時就進行體育活動,因為學校對體育是比較重視的。
星期天在學校裏,學生還有一個活動,就是童子軍活動。據說童子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一個叫彼登堡的爵士創辦的。創辦的目的是在戰地服務,救死扶傷,並在活動和工作中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後來傳到中國。南洋附小一九一五年開始有童子軍活動,在國內算是較早的單位。當時領導童子軍活動的是體育教師沈維楨(字同一),後來擔任過上海市的童子軍總司令,去過丹麥參加世界童子軍大會。後來就把體育課改為童子軍課,學生入校,必須當童子軍,除訓練隊列體操外,還教一些軍事性的知識,如打結、救護、旗語、方位、烹飪、縫紉、架橋、露營等等。一般由老隊員手把手在實踐中教給新隊員,然後每隔一個時期進行考試。考試以實踐為主,個別或分批進行。及格的在一張卡片上寫明,並發給布製徽章,釘在童子軍服裝上。一九二七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搶去了這方麵的領導權,改組成為“黨童子軍”,就利用這一形式來灌輸反動思想了。
當時南洋附小對童子軍積極提倡,校長沈叔逵常常自己穿著童子軍服裝,與同學一起活動,並曾帶領一些幹部同學,用童子軍的名義,在暑假中到日本去旅行。
當時學製規定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南洋附小開始時隻有兩個班,都是高小程度,三年製。又曾在一年級之下設立一個相當於初小四年級的預備班,成為四年(當時中學四年不分初中與高中)。二十年代,學製改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南洋附小也改為初中小學共計五年。
從一九〇一年到一九二七年,共計二十年,是南洋中小學作為大學附屬學校的時期,是南模的前身。
-
-
作者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